笑对青春,梦想不“作弊”——浙艺院小成本原创音乐话剧《青春不作弊》精彩亮相“黑匣子”
青春是什么?我们沉湎于潇洒,我们潇洒着青春,我们在青春里追逐着自己的梦。然而细心回首,蓦然发现,青春的背影里,除了写满了奋斗、汗水、快乐、欢笑,更写满挥霍、迷惘、欺瞒和歧途。青春,究竟该如何追逐梦想、张扬自我?经过四个多月紧张排练,浙艺院首部原创小剧场音乐话剧《青春不作弊》于10月9日至11日晚与我们“相约”黑匣子,上演一部青春、校园、励志的原创音乐话剧。连续三晚,“黑匣子”内座无虚席。汪俊昌、黄杭娟、沈恒等学院领导和学院各系部负责人、专业教师纷纷到场,第一时间观看这部校园题材的音乐话剧。胡志毅、黄岳杰、陆湘汉等校外专家应邀前来观看演出。
《青春不作弊》是以崇尚理想、追求自由为主题的校园青春剧,以校园为情景切入,呈现了以主人公皓天为主的高校摇滚乐队历经重重磨难,在作弊失败后,终于凭借自身努力,集体通过补考,并获得乐队参加大赛的资格,并最终夺冠的故事。10级演艺班的同学们借歌舞展风采,以演技表实力,充分展示了他们声台形表的综合能力与专业素养,在绚丽灯光下、激昂歌声里和动感舞步中,向观众们完美呈现。演出过程中,很多地方都能引起同学们的强烈共鸣,台下会心的笑声、掌声不断。来自10动漫1班的毛佩芬说:“这部剧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部校园青春偶像剧,充满了活力,好玩好笑的背后又隐藏着深刻的道理。在人物的对话中,很多很经典的流行语都放进去了,听着很亲切。演员的歌唱和舞蹈也很棒!”
作为我院首部原创小剧场音乐话剧,该剧导演夏帅提到最多的便是“原创”,“现在原创的音乐剧作品很少,而关于大学生活的更是凤毛麟角。《青春不作弊》在创作伊始就是关于大学校园题材的一种尝试,这种题材能更贴近校园,更能触动学生们的心灵”。作为该剧男主角,10演艺的班长蒋涛很有感触:“演艺专业向来注重培养学生的一专多能,这一次音乐话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能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都合理组合起来展现给大家。舞台虽然小的,梦想却无限大,通过这段时间排练,也让大家成长了很多。”
11日晚演出结束后,戏剧系还组织召开专家研讨会。上海戏剧学院教授韩雪松、张金娣,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胡志毅,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黄岳杰,钱江浪花艺术团总经理陆湘汉,我院副院长沈恒,戏剧系主任支涛、副主任王莲萍以及各专业教师对该剧进行了深入研讨,对同学们的表现予以充分肯定,“演出充满青春活力,孩子们演得很好。从这些学生的身上看到了综合能力的呈现,总体把握比较到位。”“演员的表演形态,包括导演的驾驭,都比较成功。”同时,专家们还对某些角色定位、人物把握、创作提升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演艺专业作为戏剧系最年轻的专业,旨在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能集戏剧表演、主持、歌唱、舞蹈等于一身的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这部剧是演艺专业一次大胆的尝试,更是同学们多才多艺的一种具体呈现。在接下来11月份的综合展演季中,10演艺的全班同学还要一起来演出自己的毕业作品,通过一台综合专场展现两年多大学学习和生活的成果,大家一定要更加努力。梦想不允许作弊,在专业上、做人上更不能作弊,每个人都要正视自己,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看着10演艺一路成长起来的戏剧系演艺专业负责人荆芳老师告诉记者。前来观看演出的夏帅校友、现于杭州艺术学校的王老师说:“这部音乐话剧让我耳目一新。现在开展表演专业的学校很多,但是能歌能舞、多方面发展的却不多,我们以后也要多往这个方向走。”
据悉,该剧创作团队以年轻人为主,辅以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国家一级导演韩雪松等业内专家进行艺术指导;编剧为上海滑稽剧团优秀青年编剧夏天珩;导演夏帅为我院戏剧系青年教师,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艺术研究生硕士(在读);杨晓浤、钱思舒、陈丽等专业老师鼎力相助,共同打造出了这部优秀作品。在这部剧中,10表演艺术专业全体学生全程参与其中,这对毕业班学生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也为参加之后的各类赛事进行前期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