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炫民族风,夺冠“桃李杯”——浙艺院群舞《畲家女儿拍》在中国舞蹈“奥斯卡”上技压群芳
由文化部主办的“桃李杯”舞蹈大赛是国内级别最高的青少年舞蹈比赛,被誉为中国舞蹈“奥斯卡”,也是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艺术院校奖的重要奖项。
今年的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02个院校的1822名选手参赛,与往届不同,比赛取消了各舞蹈类别的A、B分组和男女分组,采取舞蹈类本科名校与高职、中专类院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新理念,浙艺院舞蹈系选送的群舞《畲家女儿拍》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参加角逐,一举夺得表演金奖,获得了历史性突破;同时还获得原创教学剧目三等奖,再一次实现该院在此项目上“零”的突破。
推陈出新,秀出民族特色
《畲家女儿拍》编排得极具畲族文化特色,并别出心裁地在舞蹈演员手臂、腿部绑了六块竹板。舞蹈一开场,在完全没有音乐和灯光效果的状态下,竹板敲击传出的节拍声很快便引人入胜,将评委和观众们的情绪引导至独特的意境中。此时,音乐缓缓流淌,灯光开始亮起。
“对这样的一个创意安排,我下了很大的决心。因为竹板节拍的击打,要统一得恰到好处,真的是一件高难度的事情。” 编导浙艺院舞蹈系专业教师包峥剡介绍,“我来自丽水,那里是畲族主要聚居地之一。畲族服饰、工艺品、宗教图腾等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畲乡情韵独特绚丽,吸引力强,所以我一直都有一个想法,就是把属于浙江的民族文化通过舞蹈去展示,以得到更好的发扬。”谈到创作灵感起源,包峥剡这样说。
据介绍,这出舞蹈的最后,一个披着红盖头、正处碧玉年华的少女在台上舞动,展现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后,怀中又出现一个襁褓中的宝宝,整出舞蹈至此落幕,音乐停止,灯光暗下,而竹板所发出的节拍声仍在继续,“希望以这样的一种形式,让观众们感受到生命延续。”
倾力排演,展现艺院实力
来自浙艺院舞蹈系06、10和11舞蹈班、08时尚班共22名女生参加了这次的群舞演出,可谓清一色的“娘子军”。载誉归来,她们都显得非常开心:“这半年来的辛苦没有白费,付出真的有回报了!” 10舞蹈班的朱婵媛是第一次参加“桃李杯”大赛,能够站到这样的一个大舞台上,她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感受到了大型专业赛事的气氛,拓宽了视野”,并明白了“团队精神很重要,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不懈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都是十七、八岁的小女孩,都还是喜欢撒娇的年纪,为了让舞台效果更加完美,自己身上磕得青一块紫一块也从来不抱怨不喊痛。”包峥剡说起这些孩子们,很是骄傲,“排练进入后期的时候,节奏加速,加上当时正值暑期最炎热的阶段,女孩子们身体弱,中暑、长痱子都是家常便饭,她们却还是坚持下来了,而且做得非常好。”
是啊,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开始到现在,从群体到个人。《畲家女儿拍》离不开学院领导的关心与支持,离不开舞蹈系教学安排,离不开专业老师们,离不开学生的共同努力。欧美黑人巨大videos精品_欧美黑人巨大xxxxx_欧美黑人乱大交_欧美黑人乱大交_欧美黑人牲交videossexeso_欧美黑人添添高潮a片www_欧美黑人添添高潮a片www_欧美黑人性暴力猛交喷水黑人巨大作为浙江的艺术人才摇蓝,始终高度重视艺术创作创新,过程是艰难的,但好在全院上下风雨同舟,同历辛苦,终成“正果”。
九年征战,喜获四次突破
回首浙艺院决战“桃李杯”的历程,我们看到,2003年参加第七届“桃李杯”,殷硕以《扇舞丹青》获中国舞少年乙组表演三等奖,实现了浙江首次“零”的突破。2006年第八届,杨剑以《计·空城》获得B级中国古典舞青年组一等奖,刷新了浙江参赛“桃李杯”比赛的最好成绩,是浙江第二次突破。2009年第九届,又获辉煌战果,吴嘉雯摘得中国古典舞B级青年组(女子)一等奖,王鹏夺得中民族民间舞B级少年甲组(男子)一等奖。
三年一届,四届参赛,四次阶进式突破,浙艺院九年征战这个全国性大舞台的结果,可谓功成圆满,堪称完美。迄今为止,浙江省参赛“桃李杯”的最高成绩,每届都是由浙艺院完成和刷新的。
附:
“做最真实的自己,呈现最精彩的舞蹈”
——《畲家女儿拍》编导、舞蹈系专业教师包峥剡谈创作人生
丁赛贝尔
这一次,群舞《畲家女儿拍》的编导是浙艺院舞蹈系专业教师包峥剡。
印象中的包峥剡,常常出现在各种舞蹈排练场或领奖台上,冷静从容,不苟言笑。只是他着装的细节,偶尔透露点低调的“性感”。
这让我联想到的一个问题是:“生活中的你也是个很有风情的男人吗?”
一怔,然后不好意思地大笑。
“我很热爱生活,这是真的。我认为舞蹈创作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的一个小发现,一点小感悟,都可以运用到舞台上去。”
搞艺术的人都有一种“兼收并蓄”的特质,这是他们身上最宝贵的东西。在浙艺院学习三年后,包峥剡去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继续深造,毕业至今,创作了一大批优秀舞蹈作品,尤其是2010年参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创排,其创作更是提高至一个新的台阶。
包峥剡其实也挺活泼。他的健谈对记者而言,像极了水中的月亮。你听上去什么都知道,但其实又什么都不知道。是啊,才华横溢的舞蹈编导脑子里的新点子怎么可能轻易把握呢?
“我也经常去给别的剧团排戏,道具都是准备好的。但这次不一样,出于经费的考虑,我跟学生们一起跑自费买竹拍和松紧带。结果买来的竹拍上面只有两个孔,根本绑不住。怎么办呢?我只好当了回木匠。好在我的新家也是刚刚装修完,于是找师傅借了工具,就开始DIY,给每块竹板加打两个孔。一个演员6块竹板,加打12个孔,22个演员,264个孔。过程别提有多艰辛了,但庆幸的是,总算把排练中的道具问题给解决了。”
一个值得尊敬的舞蹈编导,把创作也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尽心尽力做好它,哪怕再苦再累。
“即使这次拿到了一等奖,我还是觉得舞蹈中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还是有继续提升的空间。”包峥剡说:“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采访过程中,包峥剡的女儿一直在边上咿咿呀呀地说话,他就会偶尔分神。
“那么这个舞蹈中的生命延续,跟女儿的出生也有一定关系?”
他稍有犹豫,然后得意而肯定地回答:“对呀,也有女儿的功劳。”我在“桃李杯”出征前最后一次节目审查的舞台一角,看到过他抱着那个小小的粉红色天使,神情甜蜜。
探究《畲家女儿拍》获得佳绩的原因,包峥剡接着说:“还应该要感谢我爱人,她是现代舞的舞蹈编导出身,在《畲家女儿拍》的创排过程中,出了很多好点子,所以我在舞蹈中加入了一些现代舞元素,与民族舞巧妙地融合,出来的效果非常好……她在家里带女儿很辛苦,却一直非常支持我的工作。”
“其实做编导是一件很寂寞的事。就像一场电影,导演、编剧、幕后……都是你一个人。当我选择这一行的同时也选择了忍受孤单,在孤单中思索、在痛苦中创作。关键是,无论何时,都要永葆最初的那份平常心,坚持做最真实的自己,呈现最精彩的舞蹈。”


图为包峥剡及其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