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热点系列之:一小时,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
编者按:“地球一小时”是全球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环境保护活动——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旨在遏制全球变暖,保护环境。为了不让“地球一小时”变成一句单纯的口号,自2007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向全球发出倡议后,于澳大利亚的悉尼开展,至今,规模仍不断扩大中。那么作为走在21世纪,肩负着环保使命的大学生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地球一小时”是为地球减轻负担的环保活动。它吹灭了城市的璀璨,却点亮了与自然的和谐之灯。整个天空因没有灯光而更加迷人,城市在这一刻洗去了喧嚣,换来了平静,同时唤起的还有人们的环保意识。这个很有意义的环保活动,而我们的环保之路不仅仅在这一个小时里,环保之路任重道远。
——文管系 12文管2班王媚娜
“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不应该只停留在熄灯一小时,应该是更多的一个小时。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少开一天车、少用一个塑料袋、调低一度空调……”。也许,短短的一小时并不能带来什么,但是它启发我们点亮身边的“环保之灯”。保护地球,让我们从这一小时做起,从身边点点滴滴做起!
——美术系12插画班陈晓洁
网上很多人对“地球一小时”持另一种反对态度,他们觉得这样程式化的活动没有意义,因为一个小时的停顿对于环保而言,只是“杯水车薪”。可是我想这一个小时的黑暗表达,已不仅仅是节约和环保,而是让人们在黑暗里沉寂和反思,给心灵做一次洗礼,这就是“地球一小时”的魅力所在。
——影视技术系11电声2班符伟康
“地球一小时”,这是难能可贵的一小时。即使我的力量很渺小,但我相信,只要人人都愿意花心思去关注我们身边的环保,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美。臭氧空洞、旱灾等等一系列问题将会越来越少。“地球一小时”的意义,就是为地球减轻负担,我们的一小步是环保的一大步。
——文管系12社区非遗2班吴贤挺
“地球一小时”行动,是节约用电,减少排放的直接措施,有利于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家节约能源的意识和对地球的责任意识。我们应该让类似“地球一小时”之类的活动具有更加切实的意义,而非只是一种形式,让“地球一小时”形成习惯。
——戏剧系10越剧班杨炀
“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是向全世界发出“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倡议,号召每个人承担责任,为可持续发展发挥自己的作用。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从平时做起,节约用电,随手关灯。环保不过是举手之劳,伸手一按,关闭电源;伸手一拧,关上水龙头。让我们为地球,为自己多“熄灯一小时”。
——美术系12插画班雷靓昀
环保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地球一小时的号召,在我看来,是最实际的行动。有人说,熄灯一小时能节省多少电,实在微不足道;也有人说,不过一小时未免有作秀的嫌疑。地球一小时目的不是真正的要节电或者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它的本质是汇聚全世界更多的力量,为保护“地球村”担负起我们应有的职责。
——文管系11文鉴班叶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