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琴乐复兴始祖——东皋禅师
东皋禅师(1639-1695),俗名蒋尚部,字心越,法名兴俦,别号东皋,浙江浦江人,原为杭州永福寺住持僧,1677年东渡日本,为日本佛教曹洞宗寿山派的开山祖,被日本人尊称为“东皋禅师”。日本人为什么这样尊重他?除了佛教活动之外,东皋禅师还在日本做了一件复兴琴乐的工作。复兴琴乐即复兴中国古琴音乐,中国古琴音乐最早经由遣唐史传入日本,但不知何因,在此后几个世纪中无声无息,没有任何记载,到17世纪下半叶,即日本的江户时代中期,琴乐才由东皋禅师复兴。日本《长崎市史·风俗编》这样记载:“唐僧心越擅长七弦琴。此雅琴自传入本邦以来,长久废置无人问津,往往置于故家、寺观、府库而不用,唐僧心越渡来使琴乐得以复兴。”
张前先生在《东皋禅师与江户时代日本琴乐的复兴》一文中,对东皋禅师在琴乐活动方面的贡献,总结了四个方面,一是热心于琴乐的教学与传播,培养了许多日本的琴乐弟子,著名的有人见竹洞(1620-1688)与杉浦琴川。琴川的弟子小野田东川(1683-1763)传播琴乐业绩斐然,其门下达120余人。二是东皋琴谱的集成为琴乐在日本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三是东皋禅师传入日本的《松弦馆琴谱》(严澂编,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开了中国琴谱与琴书大量传入日本的先河。四是日本琴家在用古琴演奏日本传统音乐方面也作出了努力,他们把日本雅乐以及催马乐等移植于古琴上演奏,并且出版、刊行了许多此类乐谱。
下面选两首《东皋琴谱》中的琴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学唱。一首是杜牧的《送隐者》(王迪定谱):
3 3 | 5 5 | 3·3 | 3 - |
无 媒 径 路 竹 箫 箫,
2 7 2 7 | 3 3 | 2 3 5 | 3 - |
自 古 云 林 远 市 朝。
3·5 | 6 6 | 3 5 6 | 6·1 |
公 道 世 间 唯 白 发,
3· 2 | 6 5 | 5 1 | 1 3 | 6 - ||
贵 人 头 上 不 曾 饶。
一首是欧阳炯的《春光好》(王迪定谱):
1·2 | 2 - | 3 2325 | 6 - | 5· 6 | 1 - |
天 初 暖, 日 初 长, 好 春 光。
花 滴 露, 柳 摇 烟, 艳 阳 天。
3 5 | 3 3 5 3 6 | 1 2 3 | 2 - | 1 2 4 | 2 - |
万 汇 此 时 皆 得 意, 竞 芬 芳。
雨 霁 山 樱 红 欲 烂, 谷 莺 迁。
1· 2 5 6 | 5 6 | 3 6 5 5 | 6 6 |
笋 迸 苔 钱 嫩 绿, 花 偎 雪 坞 浓 香。
饮 处 交 飞 玉 斝, 游 时 倒 把 金 鞭。
3 5 | 3 3 5 3 2 | 1 2 3 | 2 - | 6· 5 | 1 - ||
谁 把 金 丝 裁 剪 却, 挂 斜 阳。
风 颭 九衢 榆 叶 动, 簇 青 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