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报》4月10日A0019版都市状态刊载:
三月的最后一天,浙江文化艺术研究院倪东海书记打来电话,让我收看杭州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的10集系列电视片《浙江戏剧名家》的前三集,三集的主人公分别是盖叫天、周传瑛、姚水娟。
独自一人,静静收看,我沉浸于三位前辈名家的艺术世界中,蓦地想到,这三位戏剧名家,可不就是我们学院前身浙江艺术学校的前辈名师吗?盖叫天的“活到老、学到老”激励了无数后学者努力前行,周传瑛的“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让昆剧发扬光大,姚水娟的“三花不如一娟”、“水娟艺家、越剧皇后”留下不朽的越剧美名。
当我看至第三集“姚水娟”时,原本较为平静的心情,却是被受访者的动情表达而打动——刘厚生、沈祖安、金宝花等戏剧名家或平静或激情地描述,固然让我深受感动,让我情绪突起波澜的,是再次看到对我院戏剧系袁开祥老师的采访。
那应该是去年在袁老师突然离世前采访拍摄的,片中袁老师在采访中说:“姚老师她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什么角色都会,什么角色都塑造得很生动很形象。”
袁开祥是姚水娟的学生,当年的越剧小生“金嗓子”。去年国庆前一次审片时,我提出的,袁开祥老师走了,得给他的名字打上黑框,现在播出的片子打上了。然而,当我真的看到袁开祥的名字加上了黑框,而他仍在屏幕上平静地叙述时,我的双眼湿润了。
物是人非。
越剧表演艺术家名师中,前年走了屠笑飞、陈佩卿老师,今年走了裘大官老师;王贤鹏老师是去年紧随着袁开祥老师突然走的,突然到学生记者刚刚采写完他的文章都没来得及在院报上发表;还有一张张不时意外看到的讣告张贴在学院行政楼大厅公告栏上,一位位远去的老教师的名字在不断敲击着我们的沉痛的心灵……
不经意间,耳畔响起李进的那首老歌——《你在他乡还好吗?》——再次握住你的手说声再见,就在那个下雨的星期天。我送你离开故乡,因为雨我们听不见。让冷雨淋湿我的思念,你在他乡还好吗?可有泪水打湿双眼,你在他乡还好吗……
我愿意你们离开我们,是去到了一个叫做“他乡”的地方,亲爱的老师,你在“他乡”还好吗?
http://jrzb.zjol.com.cn/html/2014-04/10/content_2607782.htm?div=-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