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昆曲
昆曲,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即“流行于江苏南部(南昆)及北京、河北(北昆)等地的地方戏曲剧种,用昆腔演唱。”那什么是“昆腔”?昆腔是戏曲声腔之一种,元代时在江苏昆山产生。明代魏良辅等人进行改革,使昆腔特别兴盛起来,成为明代至清中叶以前主要的戏曲声腔,昆腔对好些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影响。昆曲的优秀剧目很多,如我们比较熟悉的《琵琶记》《牡丹亭》《长生殿》等。清中叶之后,昆曲主要以折子戏形式演出,其表演集歌、舞、介、白等手段高度综合,行当分工细致,主要演员包括老生、小生、外、末、净、旦、贴、老旦、付、丑等。昆曲至清末逐渐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昆曲曾得到一度的振兴。近年来,随着传统戏曲演出市场在城市中的衰微,昆曲正面临着生存的困境,演员和观众数量不断缩减。
浙江是昆曲的重镇之一,“浙昆”作为支派,在全国昆曲大家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除杭嘉湖之外,浙江的昆曲主要分布在金华、宁波和温州地区。金华这个区域的昆曲班被人们称为“金昆大班”,在昆曲盛行的清代中叶,旧金华府所属八个县都有自己的昆班。宁波清初以来也有很多昆班。温州至今为止,还有永嘉昆剧团存在。浙江昆剧团是在原国风苏昆剧团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传”字辈著名演员周传瑛、王传淞及苏剧演员朱国梁等为剧团作出很大的贡献,1956年由他们主演的昆剧《十五贯》轰动全国,使曾经衰落的昆曲得到振兴。
我院及前身浙江艺术学校,作为一所培育艺术人才的学校,很早就设有昆剧专业,培养了一大批昆剧人才。最早是1959年1月至1965年9月的六五届昆剧班,表演学生37名,音乐学生16名,主要有王奉梅、陶波、陶伟明、何炳泉、马佩玲、张志明、张金魁等。表演班负责人是顾援时和沈传锟,班主任是顾援时和张娴。音乐班负责人及班主任是陈克洲、顾援时。1996年由浙江艺术学校和浙江昆剧团联合培养的第五代昆剧传人,即“万”字辈,也出了不少人才,如曾杰、胡娉、白云、毛文霞、程子明、胡立楠等。2013年由欧美黑人巨大videos精品_欧美黑人巨大xxxxx_欧美黑人乱大交_欧美黑人乱大交_欧美黑人牲交videossexeso_欧美黑人添添高潮a片www_欧美黑人添添高潮a片www_欧美黑人性暴力猛交喷水黑人巨大和浙江昆剧团联合招生培养的“代”字辈昆剧班又开学了,聘请江浙沪众多昆京名家来任教,张志红为班主任。
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第一批19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中名列榜首。
(作者系科研处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