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艺学院开展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
为进一步梳理专业建设方向,优化以市场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架构,提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6月28日至29日下午,手工艺学院召开了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家论证会系列会议(共两场),分别对我院文物修复与保护、民族传统技艺、展示艺术设计和文化创意与策划四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探讨。
会议由手工艺学院副院长叶峰泉主持。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涛,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玉普,浙江树人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赵燕,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陈静凡,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副教授胡珂,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李朝胜,曼卡龙珠宝创始人、董事曹斌,谷雨中国创始人叶萌,浙江励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耿璐等校外专家受邀参会指导。同时,学院邀请了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副院长罗振春,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文物系主任周庆,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教学科研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工艺美术专业带头人张月等专家,通过线上的方式给予专业指导。
叶峰泉简要介绍了我院目前四个专业的建设发展情况。他表示,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是学院专业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在前期扎实落实专业需求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对标行业企业用人岗位的具体要求,明确“德技并修、致力于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发展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定位,结合学校第五学期顶岗实习时间的调整优化,由各教研室初步论证后拟定初稿,再由专家论证后完成修订并实施。
论证会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首先是由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围绕市场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对现有课程建设体系方面进行汇报。各位专家听取汇报后,对目前专业建设及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给出了可行可靠的修改意见与建议。
与会专家对我院各个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表示了肯定。同时,也针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建议。一、课程的整体设置应从大学生实际就业情况出发,深化校企合作,结合实习来设置相应的“市场流通”课程;二、课程导向要清晰,课程设置数量要精简,集中针对核心职业能力开课,核心课程为“技”,选修课程为“艺”,先“技”后“艺”,高职学生更偏向培养他们的技能,应侧重核心课程的教授;三、对于专业课程的选择,建议设置选课导师,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未来就业取向更有目的性地进行选课,使学生的课程学习的链状结构更加清晰;四、注重AI智能技术变革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专业课程设置应跟上数字化步伐。五、加强如何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设计,结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推动传统技艺的发展和传承。
会后,与会专家们观摩了匠心守艺手工艺教学成果展,交流了首届“浙江好手艺”传统工作作品展作品的筹备情况,专家们对手工艺学院的教学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